沒有固定吃法,只有彈性分配
藥物的仿單通常都這麼寫「平均於各餐服用」,這其實不是最理想的。
上圖是德國兒腎團隊發展的方法( Kuhlmann MK, 2007),運用簡單的圖片指引,兒童腎友可以很簡單地就計算出每一餐的「磷負擔」,比如,醬汁為1單位、米為0單位、任何的一份(150克)肉食海產為4單位,這一餐的磷負擔為5單位,那就要吃下5單位的降磷藥。
每單位的降磷藥是多少,因人而異,但可以從很簡單的「半顆碳酸鈣」開始定義,因此,當這一餐有5單位時,就表示要搭配兩顆半的鈣片。
這裡的重點是,各種降磷藥可以混著用,效果不互相影響,就好比手上多了許多不同的彈藥,可以隨心情或者副作用來選擇這一餐想服用的藥劑。
降磷藥要注意「每日最大劑量」
鈣片
標準說法是每日最多1500毫克,但如果連飲食的鈣也算進來(每日500毫克),那麼等於只能用1000毫克的鈣片,這相當於5顆碳酸鈣或6顆醋酸鈣。雖然臨床上實務的方法是看抽血的鈣數值去做調整,比如若血鈣還沒有太高,就可增加鈣片劑量。然而,另一個可能被忽略的問題,是心血管鈣化的存在。目前有些專家的意見認為,如果有心血管鈣化,則應該儘量不使用鈣片。更有少數的專家提倡,應該把鈣片放到第二線去使用,一律優先使用不含鈣的降磷劑。
鈣片的選擇議題,其實說穿了就是錢的考量,這一點不光是台灣,其實世界各國都一樣。如果說最理想的藥,條件要包括便宜,那麼這個世界上目前找不到任何一種理想的降磷藥。
鎂片
由於台灣沒有進口以降磷為適應症的含鎂製劑,在使用鎂方面只能拿氧化鎂(常見軟便劑)做非適應症用藥。一般的吃法的每日最大劑量是6顆,但實務上可以由抽血來決定增減。由於稍高的血鎂在透析患者可能有保護心血管免於鈣化的效果,因此在鎂片的使用上可以傾向稍微寬鬆一點來用。
Sevelamer
如果都以每顆800毫克來看,則磷能解、腎安磷、清磷勝及釋磷美,每日最大劑量為15顆。而磷減樂、磷寧、釋磷善及嘉無磷,每日最大劑量則為17.5顆。
碳酸鑭
每日最大劑量為3750毫克,相當於750毫克者吃5顆。
檸檬酸鐵
台灣每顆500毫克,每日最大劑量為12顆。
不同降磷藥間的替換
這部份的建議是「僅供參考」,因為個體差異頗大。但,做為剛開始用藥的指引,也不失為一個實用的參考。
先用「1顆碳酸鈣」當成標準,來看以下各種藥,等於多少顆的碳酸鈣:
- 1顆醋酸鈣 = 1.33顆碳酸鈣
- 1顆氧化鎂 = 1.78顆碳酸鈣
- 1顆500毫克碳酸鑭 = 2顆碳酸鈣
- 1顆800毫克磷能解 = 1.2顆碳酸鈣
- 1顆500毫克檸檬酸鐵 = 0.64顆碳酸鈣
再換另一個算法,如果現在每天吃6顆碳酸鈣,那等於多少顆其它藥呢(四捨五入到整數)?
- 5顆醋酸鈣
- 3顆氧化鎂
- 3顆500毫克碳酸鑭
- 5顆800毫克磷能解
- 9顆檸檬酸鐵
再次強調,這只是一開始換藥的建議,當換藥後,約略就是每2週看血磷做調整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劑量。然後記住,調藥的方法是改變「每日吃的總量」,至於每餐怎麼吃,就用等比例分配的方式,配合各餐的磷負擔,去做藥量的分配。乍看雖然複雜,但只要習慣每次吃東西時都配著降磷藥,其實很快就會熟練的。
哪種降磷藥最好?
這沒有標準答案。最近有篇研究的結論是,磷能解是效果最好的。但若只有這篇的結論,仍然不足以形成共識。目前保守的結論是,各種藥的效果大致相同,選擇的考量在於副作用的限制及經濟負擔。
參考
-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velamer and lanthanum versus calcium-containing and iron-based binders in treating hyperphosphate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Nephrol Dial Transplant. 2017 Jan 1;32(1):111-125.
- Bone Disease. Handbook of Dialysis, 5th ed. 2015
- Self-adjustment of phosphate binder dose to meal phosphorus content improves management of hyperphosphataemia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. Nephrol Dial Transplant. 2010 Oct;25(10):3241-9.
- Patient empower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phosphatemia. Int J Artif Organs. 2007 Nov;30(11):1008-1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