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
  透析患者服用的鈣片主要有兩種:碳酸鈣及醋酸鈣。碳酸鈣是綜合胃藥裡很常見的成份,因為碳酸鈣本身是鹼性的,當吞下進入胃部後,就有中和胃酸的功能。
  然而,透析患者服用鈣片的主要目的,是降磷,而非中和胃酸。鈣離子在腸道中會將磷酸根抓住,讓身體減少磷的吸收。因此,鈣片要發揮降磷的功力,首要就是要和食物一起吃,尤其是高磷含量的食物。使用鈣片的適應症,為血磷過高,如果血磷正常,則不建議服用鈣片來預防血磷升高。
  至於使用鈣片來補鈣,在透析患者也多屬不必要。因為,即使抽血發現血鈣稍低,只要沒有症狀,目前的國際共識並不建議要因此額外服用鈣片。
  台灣的碳酸鈣每顆500毫克,其中含鈣量為200毫克。過去標準的建議是透析患者每日的總鈣攝取量不超過1500毫克,也就是等於7顆半的碳酸鈣,倘若飲食的鈣每日以500毫克計,那就表示每日攝取的碳酸鈣最多只能5顆。然而,劑量上限的規定其實並非強制,實務上最重要的原則是血鈣不能超過正常值。但假使有明顯的血管鈣化證據,即使血鈣正常,也會建議減少鈣片的使用。
最後要補充一件事,雖然國際腎臟學界早已認可碳酸鈣為適當的降磷劑,但不管是台灣或美國,碳酸鈣在官方的適應症都只有做為制酸劑或者治療低血鈣之用。

透析劑量

  • 降磷:隨餐服用,將每日總量分散到各餐使用;每2-3週評估並調整劑量;建議每日服用不超過8顆
  • 升鈣:空腹服用(飯前1小時以上或飯後2小時以上)

注意事項

  • 嚼碎或磨粉後服用
  • 碳酸鈣在酸性環境才易溶解,若是同時有使用制酸劑,則碳酸鈣的效果會下降(因此才鼓勵儘量磨碎)。
  • 血鈣過高者,請改服不含鈣之降磷劑。
  • 鈣片易造成便秘,若為此所苦,則建議改服不含鈣之降磷劑。
  • 鈣片會減少特定口服抗生素(tetracyclines及fluoroquinolones)的吸收,若有服用以上種類抗生素,請在鈣片服用前1小時或者在鈣片服用後3小時以上,再服用抗生素。
  • 在服用鈣片期間,請勿服用其它含鈣的制酸劑(胃乳片)
  • 常見副作用:便秘、噁心、嘔吐、高血鈣

台灣品項

參考

  • Tonelli, M., Pannu, N., & Manns, B. (2010). Oral Phosphate Binders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Failure. 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62(14), 1312-1324. doi: 10.1056/nejmra0912522
  • KDIGO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, Evaluation, Prevention,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–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(CKD-MBD). (2017). 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, 7(1), 1-59. doi:10.1016/j.kisu.2017.04.001
  • Coyne, D. W., Larson, D. S., & Delmez, J. A. (2014). Bone Disease. In Handbook of Dialysis (5th ed.). LWW.
  • Kooienga, L., MD, Bellasi, A., MD, & Block, G. A., MD. (2017). Phosphat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End-Stage Renal Disease. In Handbook of Dialysis Therapy (5th ed.). Philadelphia, PA: Elsivier.